后来,孙悟空因不满天庭对其身份的轻视,尤其是玉帝封他为“弼马温”这样的小官职,愤然返回花果山,并自封为“齐天大圣”。面对天庭的招安,他虽暂时接受了“齐天大圣”的名号,但当得知自己并未真正受到尊重时,再次爆发反抗。在得知蟠桃盛会未邀请自己后,孙悟空偷吃仙桃、偷饮仙酒、偷食太上老君的金丹,彻底搅乱了天庭的秩序。
天庭派出天兵天将前去捉拿孙悟空,却屡次失败。最终,观音菩萨推荐二郎神杨戬出马,孙悟空与二郎神展开了激烈的斗法。双方斗智斗勇,变化多端,最终孙悟空被二郎神用天眼通看破变化,再经太上老君的金刚琢击中头部,落入天庭之手。随后,孙悟空被投入八卦炉中炼制,却意外练就火眼金睛,趁机逃脱并再度大闹天宫。
“大闹天宫”不仅展现了孙悟空桀骜不驯、敢于挑战权威的性格特点,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中对于自由意志与等级制度之间的冲突。同时,这一段落还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即个体如何在既定的社会框架内寻找自我价值,以及如何平衡个人欲望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通过孙悟空的故事,作者吴承恩巧妙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使这部作品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神话传说,成为一部具有普世意义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