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德”字常与“道德”、“品德”等概念相关联,许多成语也蕴含着对“德”的赞美或警示。这些成语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也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含有“德”字的成语,并附上简要解释和出处。
一、常见“德”字成语总结
成语 | 拼音 | 含义 | 出处/来源 |
德高望重 | dé gāo wàng zhòng | 品德高尚,声望很高 | 《后汉书·王符传》 |
德才兼备 | dé cái jiān bèi | 既有好的品德,又有才能 | 《三国志·魏书·王朗传》 |
德不配位 | dé bù pèi wèi | 品德与地位不相称 | 《易经·系辞下》 |
德艺双馨 | dé yì shuāng xīn | 品德和技艺都优秀 | 现代常用表达 |
德言容功 | dé yán róng gōng | 古代对女子的品德要求 | 《礼记·内则》 |
德厚流光 | dé hòu liú guāng | 品德深厚,影响深远 | 《尚书·大禹谟》 |
德隆望尊 | dé lóng wàng zūn | 品德高尚,声望极高 | 《史记·伯夷列传》 |
德薄才疏 | dé bó cái shū | 品德浅薄,才能不足 | 《汉书·东方朔传》 |
以德报怨 | yǐ dé bào yuàn | 用恩惠回报仇恨 | 《论语·宪问》 |
道德文章 | dào dé wén zhāng | 指有良好道德和文采的人 | 古代文人常用语 |
二、总结
“德”字成语大多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个人修养、社会伦理的高度关注。它们不仅是语言的精华,更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无论是“德高望重”还是“以德报怨”,都传达了中华民族重视内在修养、追求和谐共处的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这些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注重品德培养,提升自身素养。了解并运用这些成语,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丰富语言表达。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一个成语的详细出处或用法,可继续查阅相关典籍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