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铤而走险什么意思】“铤而走险”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选择冒险行事的行为。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原意是指像被逼到悬崖边的野兽一样,只能冒险一搏。如今,它多用来形容在困境中采取极端或危险的行动。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铤而走险 |
拼音 | tǐng ér zǒu xiǎn |
出处 | 《左传·哀公十六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
释义 | 在无路可走时,被迫冒险行动。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在压力或困境下做出的冒险行为。 |
近义词 | 走投无路、孤注一掷、背水一战 |
反义词 | 安于现状、稳扎稳打、谨慎行事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商业竞争 | 公司资金链紧张,最终铤而走险,进行高风险投资。 |
个人选择 | 面对失业压力,他铤而走险,辞职创业。 |
历史事件 | 在国家危难之际,许多将领铤而走险,发动政变。 |
三、常见误区
1. 误用为褒义词:虽然“铤而走险”有时带有“勇敢”的意味,但整体仍偏向中性或略带贬义,强调的是无奈之下的冒险。
2. 与“孤注一掷”混淆:两者都表示冒险,但“铤而走险”更强调“无路可退”,而“孤注一掷”则更多指一次性赌上全部希望。
四、总结
“铤而走险”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面临绝境时的选择。它既反映了人性中的挣扎与勇气,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应尽量寻找理智的解决方案,而非一味冒险。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