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襟危坐词语意思是什么】“正襟危坐”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端庄、严肃的坐姿。它不仅是一种身体姿态的描写,也常常用来形容人的态度和精神状态。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多用于正式场合或对他人表示尊重时的描述。
一、词语解释
正襟危坐:
指整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原意是形容人态度严肃、举止庄重,后引申为形容人神情严肃、态度认真、不苟言笑的样子。
- 正襟:整理衣襟,使衣服整齐。
- 危坐:端正地坐着,不歪不斜。
该成语常用于书面语中,尤其是在文学作品或正式文章中,用来表现人物的庄重、严肃或专注的状态。
二、词语出处
“正襟危坐”最早见于《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于是张良入,责秦王曰:‘……今沛公先破秦入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虽然原文中并未直接使用“正襟危坐”,但后世文人常用此词来形容人物庄重的坐姿。
三、词语用法
用法类型 | 示例句子 | 说明 |
描述姿势 | 他在会议上正襟危坐,显得格外认真。 | 形容人坐姿端正,态度严肃。 |
表达态度 | 老师走进教室时,学生们都正襟危坐,不敢说话。 | 表示对老师或权威的尊重。 |
文学描写 | 他正襟危坐,仿佛在思考人生的意义。 | 用于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端坐、肃然、正坐、端庄 |
反义词 | 随便、散漫、懒散、歪坐 |
五、总结
“正襟危坐”是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成语,不仅描述了人的坐姿,更体现了一个人的态度和修养。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自由,但在正式场合或表达尊重时,“正襟危坐”依然是一个值得推崇的行为方式。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正襟危坐 |
拼音 | zhèng jīn wēi zuò |
含义 | 整理衣襟,端正地坐着;形容态度严肃、庄重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后世广泛使用) |
用法 | 描述姿势、表达态度、文学描写 |
近义词 | 端坐、肃然、正坐 |
反义词 | 随便、散漫、懒散 |
通过了解“正襟危坐”的含义和用法,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中文成语的文化底蕴,也能在实际生活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