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一节是什么意思】“白首一节”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到老年仍坚守某种信念、原则或操守,不因年老而改变初衷。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褒义色彩,强调的是人的坚定与忠诚。
以下是对“白首一节”的详细解释和总结: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白首 | 指年老,头发变白,象征年迈 | —— | 常用于描述老年人 |
一节 | 一种气节、操守、信念 | —— | 表示坚持某种原则 |
白首一节 | 老年仍坚守气节或信念 | 《汉书·苏武传》 | 多用于赞美人物的忠诚与坚定 |
二、出处与典故
“白首一节”最早见于《汉书·苏武传》。故事讲的是西汉时期的苏武被匈奴扣留多年,始终不屈服,最终得以归汉。他虽历经磨难,但始终坚守气节,被后人称为“白首一节”的典范。
三、现代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白首一节”多用于形容那些在人生晚年依然保持高尚品德、坚定信念的人。它不仅适用于历史人物,也可以用来赞扬现实生活中的榜样。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 反义词 |
白首不移 | 随波逐流 |
坚贞不屈 | 背信弃义 |
守节不渝 | 改弦更张 |
五、总结
“白首一节”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表达了对坚守信念、不改初心的赞美。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提醒我们在面对人生风雨时,要保持内心的坚定与清明。
通过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并运用它,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