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严选问答 >

溺爱的汉语大词典

2025-09-07 06:23:22

问题描述:

溺爱的汉语大词典,蹲一个有缘人,求别让我等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7 06:23:22

溺爱的汉语大词典】在汉语中,“溺爱”是一个常见但含义深刻的情感词汇,常用于描述父母对子女过度的关爱。它不仅反映了家庭关系中的情感模式,也折射出社会文化对“爱”的理解与表达方式。本文将从“溺爱”的定义、特点、影响以及相关词语入手,结合《汉语大词典》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

一、溺爱的定义

根据《汉语大词典》,“溺爱”指对人或事物过分宠爱、纵容,尤其指父母对子女的过度爱护。这种爱往往缺乏理性,容易导致被爱者失去独立性、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溺爱的特点

特点 描述
过度性 对子女的要求几乎无条件满足
情感依赖 子女对父母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
缺乏边界 父母不设界限,任其发展
长期性 形成一种长期的家庭教育模式

三、溺爱的影响

溺爱虽然源于爱,但若处理不当,可能带来一系列负面后果:

- 心理问题:如自信心不足、抗压能力差、社交障碍等;

- 行为问题:如懒惰、自私、缺乏责任感;

- 家庭关系紧张:子女长大后可能对父母产生不满或反抗情绪。

四、与“溺爱”相关的词语

词语 含义
娇惯 对孩子过于宠爱,使其养成不良习惯
放纵 不加约束地允许某种行为
宠爱 过分喜爱,常用于长辈对晚辈
包办 替孩子做决定,剥夺其自主权

五、总结

“溺爱”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复杂内涵的词汇,既体现了亲情的温暖,也揭示了教育方式的潜在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平衡“爱”与“管教”,成为许多家庭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汉语大词典》为理解这一概念提供了权威的参考,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溺爱”的本质与影响。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溺爱”不仅仅是语言上的一个词,更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了解它,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做出更理性的选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