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之阙如中的阙如是什么意思】在汉语中,“付之阙如”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它用来表示某件事情没有做到、没有实现,或者某些应有之物缺失。其中,“阙如”是这个成语的核心部分,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整个成语的用法。
一、
“付之阙如”出自《左传》,原意是指将应该做的事情放在一边,不予处理。现代多用于形容某种应具备的条件、措施或事物因某种原因而缺失或未被实施。
其中,“阙如”是关键部分,意思是“空缺、缺失”。因此,“付之阙如”整体可以理解为“把……放在空缺之处”,即“没有做、没有实现”。
二、表格说明
词语 | 含义 | 用法示例 |
付之阙如 | 把某事搁置不处理;表示某事未实现或缺失 | 他本应承担的责任,却付之阙如。 |
阙如 | 空缺、缺失 | 此项政策尚属阙如,需进一步完善。 |
三、扩展解释
“阙如”一词源自古代,“阙”原指宫门、楼台等建筑上的缺口,引申为“缺少”或“空缺”。“如”则为“像”的意思,合起来“阙如”就是“像空缺一样”,即“没有存在”。
在实际使用中,“付之阙如”多用于描述制度、责任、能力等方面的缺失,带有一定的批评或遗憾意味。
四、注意事项
- “付之阙如”不是贬义词,但使用时要根据语境判断语气。
- 它常与“责任”、“制度”、“措施”等搭配使用。
- 在口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书面表达或正式场合。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阙如”在“付之阙如”中起着关键作用,理解其含义有助于准确运用该成语,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