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原名是什么】《史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由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这部书在中国历史学和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然而,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史记》在最初并不是以“史记”为名的。
一、总结
《史记》最初的名称并非“史记”,而是根据其内容和作者的意图,有不同的称呼。随着历史的发展,这本书逐渐被称作“史记”,并成为后世对这部作品的通用名称。
项目 | 内容 |
正式名称 | 《太史公书》 |
别称 | 《太史公记》、《太史记》 |
原名来源 | 司马迁自题,意为“太史官所记录的历史” |
后世改名 | “史记”是后人对其的统称 |
出现时间 | 西汉时期(约公元前1世纪) |
二、详细说明
《史记》原本名为《太史公书》,这是司马迁在完成该书时给自己起的书名。他当时担任西汉的太史令,因此“太史公”是对他的尊称。书中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共三千年的历史,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个方面,内容丰富,结构严谨。
在司马迁生活的时代,“史记”并不是正式的书名,而是一种泛指,即“历史的记录”。后来,由于这部书的广泛流传和重要性,人们开始用“史记”来称呼它,最终成为它的正式名称。
此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这部书还有其他别称,如《太史公记》或《太史记》,但这些名称并未广泛使用,只有“史记”这一名称被保留下来,并沿用至今。
三、结语
《史记》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原名“太史公书”反映了司马迁的身份和写作目的。虽然后来被称作“史记”,但了解其最初的名称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部经典著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