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项令翻译和注释】《强项令》是一篇记载古代官员刚正不阿、坚持原则的文言文短篇,出自《后汉书·王符传》。文章通过讲述一位名叫“强项令”的官员拒绝权贵压迫、坚守法纪的故事,展现了古代清官的高尚品格和法治精神。以下是对《强项令》的翻译与注释。
一、原文节选
> 强项令者,洛阳人也。性刚直,不畏权势。尝为县令,有盗贼劫掠,吏不能捕。乃召其父老曰:“吾欲捕盗,当得贤士相助。”父老皆曰:“唯君所命。”遂得一人,名曰陈寔。
二、翻译
强项令是洛阳人。他性格刚强正直,不怕权势。曾经担任县令时,有盗贼抢劫,官吏无法抓捕。于是他召集当地的父老说:“我想捉拿盗贼,需要得到贤能之人的帮助。”父老们都表示:“听从您的命令。”于是他得到了一个人,名叫陈寔。
三、注释
原文 | 翻译 | 注释 |
强项令 | 指一个性格刚直、不屈服于权势的官员 | “强项”意为强硬、不低头,形容其刚正不阿的性格 |
洛阳人 | 洛阳地方的人 | 地名,古都之一,今河南洛阳 |
性刚直 | 性格刚强正直 | 形容其为人正直、不妥协 |
不畏权势 | 不怕权贵 | 表现其不惧权贵、坚持原则 |
尝为县令 | 曾经做过县令 | “尝”意为曾经 |
有盗贼劫掠 | 有盗贼抢劫 | 描述当时的社会治安问题 |
吏不能捕 | 官吏无法抓捕 | 表明当时的治理困难 |
召其父老 | 召集当地的父老 | “父老”指地方上有威望的老人 |
吾欲捕盗 | 我想要抓捕盗贼 | 表达其决心 |
当得贤士相助 | 需要贤能之人帮助 | 强调依靠人才解决问题 |
父老皆曰 | 父老都说 | 表示众人支持 |
唯君所命 | 只听从您的命令 | 表示对他的信任 |
遂得一人 | 于是得到了一个人 | 指陈寔 |
名曰陈寔 | 名字叫陈寔 | 陈寔是东汉时期的名士,以德行著称 |
四、总结
《强项令》通过简短的文字,刻画了一位刚正不阿、勇于担当的地方官员形象。他在面对盗贼横行、官吏无能的情况下,没有逃避责任,而是积极寻求贤才协助,最终成功维护了地方秩序。文章不仅体现了古代官员的责任感,也反映了儒家提倡的“以德治国”思想。
此篇虽短,但寓意深刻,值得后人借鉴学习。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唯有坚定信念、敢于担当,才能真正实现正义与公平。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文章名称 | 强项令翻译和注释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主旨 | 赞扬刚正不阿、为民请命的官员 |
人物 | 强项令(洛阳人)、陈寔 |
核心品质 | 刚直、不畏权势、重用贤才 |
翻译重点 | 强调其不惧权贵、积极作为的精神 |
注释要点 | 解释关键词语及历史背景 |
如需进一步分析该文的思想内涵或与其他历史人物的对比,可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