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严选问答 >

对簿公堂是成语吗

2025-09-15 12:07:02

问题描述:

对簿公堂是成语吗,卡到怀疑人生,求给个解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5 12:07:02

对簿公堂是成语吗】“对簿公堂”这个词语,常被用来形容双方在法庭上对质、争执的情景。那么,“对簿公堂”是否是一个成语呢?本文将从成语的定义出发,结合该词的来源与用法,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什么是成语?

成语是汉语中一种固定搭配的短语,通常由四个字组成,具有固定的含义和特定的用法。它们大多来源于古代文献、历史故事或民间俗语,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形象性。例如:“画蛇添足”、“守株待兔”等。

二、“对簿公堂”是否为成语?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和常用成语词典的收录情况,“对簿公堂”并不被列为标准成语。它更倾向于一个固定短语或四字词语,而非严格意义上的成语。

不过,在日常使用中,它常常被当作成语来理解,尤其是在描述法律纠纷、法庭对质等场景时。

三、词语解析

词语 含义 来源 是否成语 备注
对簿公堂 指被告和原告在官府(如衙门)当面对质 出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 不是成语 常用于法律场景

四、常见用法举例

1. 法律案件:

“两人因合同纠纷对簿公堂,最终法院作出了公正判决。”

2. 冲突升级:

“两人因误会争吵,最终对簿公堂,闹上法庭。”

3. 文学作品中:

“古代小说中常有‘对簿公堂’的描写,展现司法程序。”

五、总结

虽然“对簿公堂”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语,但它是一个广泛使用的固定短语,尤其在法律和历史语境中较为常见。它的结构符合成语的特征(四字、固定搭配),但因其来源较明确且不具普遍性,因此未被正式归入成语范畴。

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标题 对簿公堂是成语吗
是否成语 ❌ 不是成语
来源 出自《史记》
用法 描述法庭对质、法律纠纷
特点 四字固定短语,非标准成语

如果你在写作或学习中遇到类似问题,建议查阅权威词典或参考专业资料,以确保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