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刀不老的意思】“宝刀不老”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珍贵的刀没有变钝”,引申为“人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有很强的能力或战斗力”。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老年人依然保持旺盛的精力、高超的技能或卓越的才能。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宝刀不老 |
拼音 | bǎo dāo bù lǎo |
出处 | 出自《三国演义》中对黄忠的描述:“老将黄忠,虽年近六旬,仍能开二石之弓,百步之外,箭无虚发。”后人以此形容其能力不减。 |
本义 | 珍贵的刀不会变钝 |
引申义 | 老年人依然能力强、状态好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赞美年长者依旧有能力、有作为 |
近义词 | 老当益壮、老骥伏枥 |
反义词 | 老态龙钟、力不从心 |
二、使用举例
1. 工作场合:
“李老师虽然退休多年,但讲课依然生动精彩,真是宝刀不老。”
2. 体育领域:
“这位老将虽已三十多岁,但比赛状态依旧出色,堪称宝刀不老。”
3. 艺术界:
“王画家年过花甲,画技却愈发精湛,真可谓宝刀不老。”
三、文化内涵
“宝刀不老”不仅是一种对个人能力的肯定,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老而弥坚”的推崇。在传统观念中,年龄并不意味着能力的衰退,反而可能带来更丰富的经验和更深的智慧。这种思想在文学、影视作品中屡见不鲜,如《三国演义》中的黄忠、《水浒传》中的鲁智深等,都是“宝刀不老”的典型代表。
四、结语
“宝刀不老”不仅是对一个人能力的赞美,更是对一种精神的肯定——无论年龄多大,只要心中有志、手中有劲,就能持续发光发热。它提醒我们,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是否始终保持进取和奋斗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