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是什么意思】“乐不思蜀”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原意是形容刘禅在亡国之后仍然沉迷于享乐,忘记了自己的国家和责任。现在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人在安逸的环境中忘记了原本的目标或故乡,甚至对过去的苦难也毫不在意。
“乐不思蜀”字面意思是“快乐得不想回蜀地”,引申为在安逸的生活中忘却了原本的责任、理想或家乡。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贬义,常用于批评那些沉溺于享乐、缺乏进取心的人。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乐不思蜀 |
出处 |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
原意 | 刘禅在亡国后仍沉迷享乐,忘记国家和责任 |
现代含义 | 比喻人沉溺于安逸生活,忘却本心或故乡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或讽刺,带有贬义 |
近义词 | 安于现状、乐而忘返、忘本 |
反义词 | 忧国忧民、思乡念旧、奋发图强 |
使用场景 | 批评别人过于安逸、缺乏上进心;也可用于自省 |
通过了解“乐不思蜀”的含义和使用场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警醒自己,避免陷入过度安逸而失去奋斗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