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严选问答 >

金无足赤出处于哪里

2025-09-20 17:05:28

问题描述:

金无足赤出处于哪里,快急疯了,求给个思路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0 17:05:28

金无足赤出处于哪里】“金无足赤”是一句常见的成语,常用来比喻人或事物没有十全十美的,世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人或事。这句话虽然常见,但它的出处却常常被忽视。下面我们将对“金无足赤”的出处进行详细梳理,并以总结加表格的形式呈现。

一、成语释义

成语 金无足赤
拼音 jīn wú zú chì
释义 比喻人或事物不可能完美无缺,总有瑕疵或不足之处。
出处 不明确,常见于古代文献和诗词中,具体来源尚无定论

二、出处探析

“金无足赤”最早出现在哪里?目前并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表明其最早出自哪部典籍。根据现有资料,这句话多见于古代文人的诗词、散文以及民间谚语中,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哲理性。

1. 《汉书·东方朔传》

虽未直接出现“金无足赤”,但有类似思想表达:“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说明该思想在汉代已有雏形。

2. 唐代诗人白居易、杜甫等作品中

在他们的诗作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方式,如“人皆有短,金亦有瑕”。

3. 宋代以后广泛流传

随着宋明理学的发展,“金无足赤”逐渐成为一种哲学观点,强调人性的不完美与现实的复杂性。

4. 现代文献中的引用

如《资治通鉴》《世说新语》等古籍中虽未直接提及,但相关思想已存在。

三、总结

“金无足赤”作为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其核心含义是:世间万物皆有瑕疵,没有人或事可以做到真正完美。虽然它的具体出处尚未有明确记载,但它在古代文献和文学作品中有着广泛的体现,体现了古人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四、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 金无足赤
拼音 jīn wú zú chì
释义 比喻人或事物不可能完美无缺,总有瑕疵或不足之处。
出处 无明确出处,常见于古代文献及诗词中,具体来源尚无定论
文献出处 《汉书·东方朔传》、唐代诗词、宋代文人作品等
哲学意义 强调人性与现实的不完美,倡导包容与理解
现代使用 广泛用于教育、写作、日常交流中,寓意深远

五、结语

“金无足赤”不仅是对现实的客观描述,也是一种人生智慧。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他人或自身时,应保持宽容与理解,接受不完美,追求进步。无论其出处如何,这句话都值得我们在生活中细细品味与运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