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羚基础意思】苏门羚(学名:Pseudois nayaur),又称苏门答腊羚羊,是一种生活在亚洲高山地区的偶蹄目动物。它属于牛科,是较为稀有的哺乳动物之一,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的高海拔地区,包括尼泊尔、印度、不丹和中国西藏等地。苏门羚以其独特的外貌和栖息环境而闻名,是生态研究和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对象。
以下是对苏门羚的基础信息总结:
苏门羚基础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 | 苏门羚 |
学名 | Pseudois nayaur |
英文名 | Takin |
分类 | 偶蹄目、牛科 |
体型 | 体长1.2-1.5米,肩高约1米,体重可达200公斤 |
外观特征 | 毛色多为灰褐色或黄褐色,面部呈白色,角短而弯曲,四肢粗壮 |
栖息地 | 高山草原、岩石地带,海拔2000-4000米 |
食性 | 草食性,以草、树叶、苔藓等植物为食 |
社会行为 | 群居,群体大小通常在5-30只之间 |
繁殖 | 一夫多妻制,妊娠期约6-7个月,每胎1-2只 |
保护状况 | 近危(IUCN红色名录) |
主要威胁 | 栖息地破坏、盗猎、气候变化 |
特点 | 适应高寒环境,具有较强的攀爬能力 |
苏门羚因其独特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其栖息地偏远且种群数量较少,苏门羚的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多个国家已将其列为保护物种,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其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