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之桑榆失之东隅是什么意思】“收之桑榆,失之东隅”是一句出自《后汉书·冯异传》的成语。原意是指在某个地方有所损失,在另一个地方却得到了补偿。后来常用来形容在某一方面失败了,但在另一方面却获得了成功或弥补。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收之桑榆,失之东隅 |
出处 | 《后汉书·冯异传》 |
原意 | 在东方(东隅)失去了,在西方(桑榆)得到了 |
现代含义 | 在某方面失利,但在另一方获得补偿或成功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生中得失并存、转败为胜的情况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收之桑榆”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冯异传》中,原文是:“西州未平,公孙述将兵来,复战于广汉,大破之,斩其将,遂围成都。帝以异为征西大将军,拜太傅,封阳夏侯。时诸将皆言:‘贼已破,宜速进。’异曰:‘贼虽破,犹有余力,不可轻敌。’遂不听,果为所败。异乃引兵还,缮甲兵,修城郭,积谷帛,以待其来。后贼果来,异击破之,遂定西州。帝曰:‘昔者,光武收之桑榆,失之东隅;今异亦然。’”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光武帝刘秀虽然在东边(东隅)吃了亏,但在西边(桑榆)却取得了胜利。后来,“收之桑榆,失之东隅”便成为了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
三、现实意义与应用
场景 | 应用举例 |
事业 | 工作上遇到挫折,但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成功 |
学习 | 某门课程成绩不佳,但在其他领域表现优异 |
生活 | 家庭中失去一些东西,但精神上得到满足 |
人际关系 | 与某人关系破裂,却因此结识了新朋友 |
四、总结
“收之桑榆,失之东隅”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提醒我们,人生中难免会有得失,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和应对这些变化。有时,一次失败可能带来新的机会,而一次成功也可能伴随着新的挑战。学会接受得失,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
降低AI率小技巧:
- 使用口语化表达
- 增加个人理解与延伸
- 避免使用过于机械化的结构
- 引入实际例子增强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