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腹便便成语意思】“大腹便便”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腹部肥胖、身材臃肿的样子。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人的外在形象,有时也带有轻微的贬义,暗示这个人生活较为安逸、缺乏运动或饮食不节制。
下面是对“大腹便便”成语的详细解释和相关信息总结: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大腹便便 |
拼音 | dà fù pián pián |
解释 | 形容人腹部肥胖,身材臃肿。 |
出处 | 最早见于《后汉书·马皇后纪》:“大腹便便,不能自持。” |
用法 | 通常用于形容人的体态,也可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
近义词 | 肥头大耳、腰圆膀粗、肚大腰圆 |
反义词 | 瘦骨嶙峋、骨瘦如柴、身轻如燕 |
情感色彩 | 中性偏贬义(根据语境而定) |
二、成语使用场景
1. 日常生活中:当看到某人肚子很大时,可以用“大腹便便”来形容。
2. 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写人物形象,增强画面感。
3. 讽刺或批评:在某些语境下,可以用来批评一个人过于安逸、缺乏自律。
三、注意事项
- “大腹便便”虽然常见,但在正式场合使用时需注意语气,避免显得不够礼貌。
- 该成语多用于口语或非正式书面语中,正式写作中可考虑使用“体型肥胖”等更中性的表达。
四、总结
“大腹便便”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人腹部肥胖、体型臃肿的状态。它既可以作为客观描述,也可以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了解其出处、用法及情感色彩,有助于更好地在不同语境中使用这一成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整理,希望能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大腹便便”这一成语的含义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