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出自论语中的哪一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许多成语和格言都源自古代经典文献,《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典籍,承载了大量深刻的思想与智慧。其中,“弘毅”一词便出自《论语》,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志向远大、意志坚定的品格。
一、
“弘毅”一词最早见于《论语·泰伯》篇,原文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句话的意思是:读书人(士)不能没有宽广的胸怀和坚韧的意志,因为肩负的责任重大,要走的路还很长。这里的“弘”意为宏大、宽广;“毅”意为坚毅、果断。合起来,“弘毅”代表了一种积极进取、持之以恒的精神状态。
“弘毅”不仅在古代被推崇,也常被现代人用作勉励自己或他人的座右铭,强调一个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强的意志,才能承担起社会责任和人生使命。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出处 | 原文 | 含义 | 现代意义 |
弘毅 | 《论语·泰伯》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弘:宽广;毅:坚毅 | 表示有远大志向和坚定意志的人 |
出处 | 《论语》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 | —— |
作者 | 孔子及弟子 | —— | —— | —— |
适用场景 | 自我激励、教育、励志 | —— | —— | —— |
三、结语
“弘毅”一词虽简短,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它不仅是古代士人追求的理想人格,也是现代人面对人生挑战时应有的态度。通过学习《论语》中的经典语句,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也能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