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行虎步是什么意思】“龙行虎步”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举止气派、威风凛凛,具有非凡的气势和尊严。这个成语多用于赞美那些有地位、有威望或有实力的人,表示他们在行动中展现出一种不可忽视的气势。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龙行虎步 |
拼音 | lóng xíng hǔ bù |
出处 | 出自《晋书·宣帝纪》:“每见其(司马懿)行,如龙行虎步。” |
含义 | 形容人的举止威武、气度不凡,有王者之气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有威严、有气势,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 |
近义词 | 威风凛凛、气宇轩昂、龙腾虎跃 |
反义词 | 胆小怕事、卑躬屈膝、委靡不振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龙行虎步”最早出自《晋书·宣帝纪》,原文是:“每见其(司马懿)行,如龙行虎步。”这句话是形容司马懿走路时的姿态像龙一样威严,像虎一样稳健,表现出一种不可一世的气势。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不仅限于对历史人物的描述,也用于现代人对有地位、有影响力者的赞美。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正式场合 | 他走上讲台时,龙行虎步,令在场所有人都肃然起敬。 |
文学作品 | 小说中描绘的将军,总是龙行虎步,令人敬畏。 |
日常交流 | 看他那副模样,就知道不是一般人,真是龙行虎步。 |
四、常见误区
1. 误用对象: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有身份、有威望的人,不宜用于普通人的日常行为。
2. 语境不当:如果在描写一个人胆怯或无能时使用“龙行虎步”,则会显得不合逻辑。
3. 搭配错误:不能单独使用“龙行虎步”来形容动作,应结合“如……”等结构更准确。
五、总结
“龙行虎步”是一个富有力量感和尊贵气息的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举止威严、气度非凡的人物。它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王者风范”的推崇,也在现代语言中保留了其独特的表达魅力。正确理解并恰当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的表现力和文化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