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薄之力的含义是什么】“绵薄之力”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表达自己能力有限,只能尽自己微小的力量去帮助他人或完成某项任务。这个词语多用于谦辞,表示自己虽然力量不大,但愿意尽力而为。
一、
“绵薄之力”出自古代文言文献,字面意思是“微弱的力量”,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它通常用于自谦,表示自己虽能力有限,但仍愿意尽心尽力地去做事。这种说法常见于书面语和正式场合,尤其是在表达对他人帮助的感激时,或是对自己所做贡献的谦虚表述。
该词具有较强的礼貌性和谦逊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谦虚、低调的传统价值观。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词语名称 | 绵薄之力 |
拼音 | mián bó zhī lì |
出处 | 出自古代文言文献,具体出处不详 |
字面意思 | 微弱的力量 |
引申含义 | 自谦用语,表示自己能力有限,只能尽微小之力 |
使用场景 | 自谦、表达感谢、强调努力而非成果 |
情感色彩 | 谦逊、礼貌、尊重他人 |
常见搭配 | “尽绵薄之力”、“略尽绵薄之力” |
近义词 | 一点心意、微不足道的帮助、尽心尽力 |
反义词 | 全力以赴、倾尽所有、鼎力相助 |
三、使用建议
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使用“绵薄之力”可以增强语言的礼貌性与文化内涵。但需注意:
- 避免过度使用,以免显得过于谦卑或缺乏自信;
- 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使用更为得体;
- 若想表达更强烈的帮助意愿,可用“全力以赴”等表达。
通过了解“绵薄之力”的含义与用法,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中文的语言美感,也能在实际交流中更加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态度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