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月下追韩信是什么典故】“萧何月下追韩信”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广为流传的典故,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这个故事讲述了汉初名臣萧何在关键时刻对韩信的赏识与挽留,最终帮助韩信成为一代名将,也奠定了刘邦建立汉朝的重要基础。
一、典故总结
“萧何月下追韩信”讲述的是韩信最初投奔刘邦后,并未受到重用,心灰意冷之下打算离开。萧何得知后,连夜骑马追赶,最终在月光下将韩信劝回。后来,刘邦听从萧何建议,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不负众望,屡建奇功,助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
这一典故体现了以下几个核心意义:
- 知人善任:萧何能识才、惜才,是汉朝得以建立的重要原因之一。
- 忠诚与担当:萧何为留住人才不辞辛劳,展现了极高的责任感。
- 历史转折点:韩信的加入是刘邦势力崛起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典故名称 | 萧何月下追韩信 |
| 出处 | 《史记·淮阴侯列传》 |
| 主要人物 | 萧何、韩信、刘邦 |
| 时间背景 | 秦末汉初(公元前206年左右) |
| 故事梗概 | 韩信投奔刘邦未受重用,欲离去;萧何月下追之,劝其留下;刘邦采纳萧何建议,拜韩信为大将军。 |
| 历史意义 | 韩信成为汉朝开国功臣,奠定刘邦统一中原的基础;萧何因识才而被后世称颂。 |
| 文化影响 | 成为“识才”“忠义”的象征,常用于形容善于发现和挽留人才。 |
三、结语
“萧何月下追韩信”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告诉我们,真正的人才往往需要有识人之明的伯乐去发现和扶持。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政治中“用人之道”的重要性。这个典故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提醒人们重视人才、珍惜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