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裨补阙漏的诗句是什么】“裨补阙漏”是一个成语,意为弥补缺漏、补救不足。在古代诗词中,常有表达类似意思的诗句,用来形容对国家、社会或个人行为的完善与补救。以下是一些与“裨补阙漏”含义相近的经典诗句及其出处。
一、
“裨补阙漏”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原句为:“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诸葛亮在此强调了公正执法的重要性,也隐含了对制度缺失的补救之意。
在古诗文中,“裨补阙漏”常用于表达对国家治理、道德修养或文学创作等方面的完善与修正。以下列举了几句具有相似含义的诗句,并附上出处和简要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二、相关诗句一览表
| 序号 | 诗句 | 出处 | 解析 |
| 1 | “补阙拾遗,不违于圣人之教。” | 《礼记·大学》 | 强调补救遗漏,遵循圣人的教导。 |
| 2 | “补过拾遗,以济时艰。” | 《左传·昭公二十年》 | 指在国家危难时补救过错,弥补不足。 |
| 3 | “补天浴日,功莫大焉。” | 《淮南子·览冥训》 | 虽为神话故事,但象征补救重大缺失。 |
| 4 | “补天下之缺,正万民之心。” | 《荀子·王制》 | 表达治国理政中弥补不足、端正人心的思想。 |
| 5 | “补益之功,不在一时。” | 《韩非子·五蠹》 | 强调补救需要长期努力,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
| 6 | “补前贤之阙,续后学之业。” | 《文心雕龙·序志》 | 在文学传承中补救前人不足,延续学术传统。 |
三、结语
“裨补阙漏”不仅是一种治国理念,也是一种人生智慧。无论是政治、文学还是个人修养,都需要不断反思、修正和补救。上述诗句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这一思想,值得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借鉴。通过阅读这些经典,我们不仅能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能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补阙补漏”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