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诗如下: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首句“春眠不觉晓”点明了时间是在春天的早晨,诗人沉醉于春日的温暖之中,不知不觉就睡过了头。次句“处处闻啼鸟”则通过听觉描写,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画面,鸟儿的鸣叫此起彼伏,为宁静的清晨增添了活力。
第三句“夜来风雨声”将视角转向夜晚,暗示昨夜可能经历了一场风雨。最后一句“花落知多少”则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昨夜的风雨,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不知有多少花朵在这场风雨中飘落?这一问句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也流露出他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之情。
《春晓》以其平易近人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成为千古传颂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更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正如这句“花落知多少”,让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不禁感叹岁月如梭,珍惜眼前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