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严选问答 >

严监生是怎么当上监生

2025-06-28 03:50:43

问题描述:

严监生是怎么当上监生,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解?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28 03:50:43

在《儒林外史》这部中国古典讽刺小说中,“严监生”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并非出身名门望族,也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但他却通过某种方式成为了“监生”,这一身份在当时的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特权。

那么,严监生到底是怎么当上监生的呢?这背后其实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制度因素。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监生”是什么意思。在明清时期,“监生”指的是国子监的学生,是科举制度下的一个特殊群体。国子监是国家最高学府,监生虽然不一定是进士,但他们的身份往往意味着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社会地位。成为监生,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国子监;二是通过捐纳(即出钱购买)的方式获得监生资格。

而严监生的“监生”身份,正是通过后者——捐纳得来的。在当时,社会上有一种风气,就是有钱人可以通过出钱来换取官职或功名,这种现象被称为“捐官”或“买官”。严监生虽然没有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但他凭借自己的财富,成功地买到了“监生”的头衔。

不过,严监生之所以能被记住,不只是因为他“买”来了这个身份,更因为他在这个身份背后的种种行为和性格特征。他为人吝啬、精打细算,甚至在临死前还在担心灯盏里点了两根灯草,怕浪费了油。这些细节让读者既觉得可笑,又感到悲哀,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中一些人对功名利禄的盲目追求。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严监生的“监生”身份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腐败。科举制度本应是公平选拔人才的渠道,但在现实中,它却被金钱和权力所侵蚀。像严监生这样的人,虽然没有真才实学,却因为有钱而获得了社会的认可,这无疑是对科举制度的一种讽刺。

综上所述,严监生之所以能当上监生,是因为他通过捐纳的方式获得了这个身份。而他的故事不仅揭示了个人的性格特点,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弊端。通过这个人物,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社会中功名利禄对人的影响,以及制度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