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步关右什么意思】“虎步关右”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或短语,常用于形容一位威武、有气势的将领或人物。该词出自《三国志·魏书·张辽传》中对张辽的描述:“虎步关右,所向无前。”意思是像老虎一样昂首阔步于关西(今陕西一带),所到之处无人能挡,表现出一种勇猛无畏、气势逼人的形象。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虎步 | 像老虎一样的步伐,象征威武、霸气 | 《三国志·魏书·张辽传》 | 形容人举止威严、气概不凡 |
关右 | 古代地理区域,指函谷关以西地区,即今陕西一带 | 《后汉书》《三国志》等 | 多用于历史或文学作品中,指代西北边疆 |
虎步关右 | 比喻英勇善战、威震一方的将领 | 《三国志·魏书·张辽传》 | 多用于赞颂名将或英雄人物 |
二、出处与背景
“虎步关右”最早见于《三国志·魏书·张辽传》,原文为:
> “太祖(曹操)尝问曰:‘卿有何长?’辽曰:‘辽虽不才,愿效死力。’太祖曰:‘将军可也。’遂使辽领兵,击吕布于下邳,破之。辽既破布,还屯雍丘,未几,又击袁术于寿春,大破之。于是辽威名大震,士卒莫不畏服。时人谓曰:‘虎步关右,所向无前。’”
这段话讲的是张辽在曹操手下屡建奇功,特别是在击败吕布和袁术后,声威大振,被当时的人称赞为“虎步关右,所向无前”。
三、现代引申意义
在现代语境中,“虎步关右”虽然不再常用,但其精神内涵仍被广泛引用,尤其是在描写历史人物、军事将领或具有强烈个人魅力的人物时。它不仅代表了勇猛、威武,也象征着一种不屈不挠、敢打敢拼的精神。
四、总结
“虎步关右”原意是形容一位像老虎一样威武地行走在关西地区的将领,后来演变为一个象征英勇、威望和战斗力的成语。它常用于赞美那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震慑敌军的英雄人物。
项目 | 内容 |
含义 | 形容英勇、威武、气势逼人的将领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张辽传》 |
用法 | 多用于历史、文学或赞颂英雄人物 |
精神内涵 | 勇猛、无畏、震慑敌人、树立威信 |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历史人物或成语典故,欢迎继续提问。